- A+
6686体育官网“看今年的季后赛了吗?那是属于男人的比赛,男孩无法上场。如果你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你去进行近身肉搏、如果你无法应对对手的强拉硬拽、如果你没法在有两个人拼命冲撞你的情况下抢下篮板球、如果你无法在被击打两次后完成上篮——那你就无法参与这些比赛。”“但阿杜·蒂耶罗能打那种比赛。他在身体条件上已经准备好了,他的运动能力也很强——他的头经常会撞到篮筐。他需要康复,但我认为他的状态相当不错。”在谈到蒂耶罗时,拥有37年主教练生涯、向NBA输送了近50名球员、三次荣获奈史密斯年度最佳大学教练奖,并于2015年入选篮球名人堂的约翰-卡利帕里教练如此评价道。
基本信息
阿杜-蒂耶罗位置:前锋 | 大学球队:肯塔基野猫(大一、大二)、阿肯色野猪(大三) | 生日:2004年5月8日(选秀年龄:21岁) | 裸足身高:6英尺6.25英寸(199cm)| 体重:218磅(99kg)|臂展:7英尺(213cm)|手长:9英寸(22.8cm) | 手宽:10.25英寸(26cm) |站立摸高:8英尺8.50英寸(265.4cm)大三场均数据:出战27场比赛,场均上场27.5分钟,得到15.1分、5.8篮板(1.8前场板)、1.9助攻、1.6抢断、0.7盖帽、1.7失误,投篮命中率54.5%,三分命中率25.6%,罚球命中率68.6%。下图是蒂耶罗大学三年场均数据表:2024-25赛季投篮热图:“一图流”概括身体素质:
第一部分:“选秀先选人”
“你永远不会知道选秀后这些球员们的走势。所以我们首先选的是人,然后是球员。”——来自雷霆总经理普雷斯蒂。阿杜-蒂耶罗是一个好人、好孩子。在进行接下来的“球员向”分析之前,我想先把这一点写在最前面。蒂耶罗出生于一个篮球世家,父亲和母亲都是篮球运动员——母亲玛丽亚姆身高6英尺4英寸(约1.93米),大学时期效力于俄克拉荷马城星队,场均得到16分9篮板。2006年WNBA选秀中,她被华盛顿神秘队以第33顺位选中,但膝盖伤病最终迫使她退役,专注于家庭;父亲阿尔玛米身高6英尺9英寸(约2.06米),曾在孟菲斯大学篮球队打球,在约翰·卡利帕里的麾下效力,后来转学到杜肯大学。后来因伤退役,退役后,他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一个AAU项目,目前担任篮球教练。在上高中之前,他是个身材矮小的孩子,宾夕法尼亚州奎克谷高中队主教练迈克·马斯特罗安尼说,蒂耶罗高一加入球队时身高大概只有5尺9寸或5尺10寸左右(175cm左右)。他是队内最矮的球员之一,但他从不退缩。有一次,他们面对一支名叫肯尼迪天主教高中的球队,该球队的明星球员是高四年级中锋奥斯卡-齐布韦,他当时是该州年度最佳球员,身高206cm,体重113公斤以上。齐布韦在篮下肆虐,包揽了几乎所有篮板,让奎克谷高中的球员们无计可施,然后,无奈的教练将替补的蒂耶罗派上了场:“再说一遍,他是个小个子,”马斯特罗安尼提醒道。“如果我有录像,看起来会很有意思。他毫不犹豫,直接冲向奥斯卡。对手可是四届州冠军、年度州最佳球员。”身高只有175cm左右的蒂耶罗,在奥斯卡的头上抢下了一个令所有人记忆深刻的篮板。“我冲上去,抢到了一个在他头上的篮板,”蒂埃罗自豪地说。“就在那时,我的教练们意识到:‘他想要这个篮板。他每分每秒都会拼尽全力。’”那个瞬间,让蒂耶罗的教练决定了将他留在球队、留在场上。而小蒂耶罗日复一日,凭借自己的球技、毅力与年纪更大、个子更高的孩子竞争——直到高三赛季。“突然间,他就‘爆发’了。”马斯特罗安尼说。高三赛季结束时,蒂耶罗的身高还不到6英尺(约1.83米)。到了下个学年开始时,他已经长高了几英寸。到赛季结束时,蒂耶罗已经是身高6英尺5英寸(约1.93米)的高三学生了,不仅获得了州年度最佳球员的荣誉,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奖学金。他最终选择为肯塔基大学效力,效力于约翰·卡利帕里。近二十年前,卡利帕里曾在孟菲斯大学执教他的父亲阿尔玛米·蒂耶罗。因为身高长的太快,在肯塔基大学的两年,蒂耶罗甚至都还在经历“生长痛”(这段时间他的确又长高了两英寸)——他的腿、膝盖、背部、全身许多地方都时常疼痛,他将之告诉了卡利帕里教练,而卡利帕里教练因此决定让他将精力主要放在球场下:保持锻炼、变得更强壮,先保证健康,再从训练中观察如何变得更好。(资料来自Hogs+采访)而最终,这种“打好地基”、稳扎稳打的培养模式促成了蒂耶罗大三赛季的崛起——他跟随卡利帕里教练来到阿肯色野猪队,成为了这支强劲球队的主力前锋以及得分王。回顾蒂耶洛的成长历程,他一直是一个好孩子,非常的“听话”、踏实,或者说职业。无论是奎克谷高中的教练还是卡利帕里都给了他极高的个性评价:“多年来我一直告诉人们,在他成为如今这样的球员之前,作为一名高一新生,他身上就蕴含着所有这些无形的特质,即使在他个子很小的时候,他也一直充满竞争意识、自信且积极进取,”马斯特罗安尼说道。“阿杜一直非常重视与社区和球队的联系,他在肯塔基州待了两年了,但每年都会回来两次参加我们邀请校友球员参加的圣诞训练——有一次,他前一天晚上和路易斯维尔大学比赛,虽然很晚才到,但为了保持联系,他还是特意来参加了训练。你永远想象不到他当时的处境,他现在代表肯塔基大学打篮球,而且一直都很成熟。”而从我个人来讲,关于蒂耶罗有两件事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是他在交谈时的态度。我已经看过了许多他的采访,他在场下的言谈举止与球场上充满侵略性的野兽派风格完全不同——在接受采访,蒂耶罗非常有耐心,看上去彬彬有礼甚至有些羞涩内敛——甚至在记者提出了一些刻薄问题时,他都能保持这样的风度;第二件事,是关于Hogs+采访时问他的最后两个问题——“团队之外,你的个人目标和愿望是什么?”、“对你来说什么意味着成功?”阿杜的回答相当令我惊讶。“我现在只是我们团队的成员。我只想为球队赢下SEC冠军,。队目前就是我所想的全部。”“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都能够像我们一家人一样品行端正。我想成为我所能成为的最好的人,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当然场上场下有些区别,但场下,我只想成为我能成为的最好的人。”我非常确信,如果你赞同“选秀先选人”这种做法,那么阿杜-蒂耶罗就是你能够选到的最好的那种年轻人。
第二部分:模板及综述
高模板:更矮,但更快的阿隆戈登;或者投射更弱,但运动力更强的阿奴诺比;中等模板:更高大、终结更强的约什哈特;或者更强壮的德里克琼斯、更矮的奥比托平;低模板:斯坦利约翰逊、温斯洛、敦布亚;综述:在NCAA的维度上,阿杜-蒂耶罗是一名顶尖的攻防兼备球员。进攻端,攻框和终结是他最强大的两项武器:他拥有在大学篮球中前1%的运动能力,不需要大量运球/持球在手就能打出可观的得分产量(甜蜜16强球队得分王),即便无法拉开空间以及稳定命中三分,也依然是相当正面的进攻影响力球员——这主要归功于他的身体优势,无论是切入还是定点突破,对手经常只能通过犯规才能阻拦他的攻框和冲抢(场均罚6.5个球)。防守端,一些球探报告将他比作阿奴诺比,但实际目前的蒂耶罗和阿奴诺比在防守端有本质区别——阿奴诺比从大学时期就是定位领防人的球员,会大量的对位挡拆持球核心并挤过掩护。而蒂耶罗则不是这样的球员——他虽然能够从1防到4,但是更偏向于换防型,在一对一时能很好的兼顾横移、侵略性和对抗,但是一旦遇到掩护,挤掩护时的表现则明显不如一对一。从阿肯色大学对他的使用上,我们就能看出二者的区别——卡利帕里教练从不让他直接对位挡拆持球核心,而是通常让他对位掩护球员后换防。当然,卡利帕里不让蒂耶罗直接对位持球核心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不想浪费蒂耶罗协防的影响力:在阿肯色大学,蒂耶罗是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协防球员。他的护框热情非常强,对传球路线以及对方暴露球在自己的范围内很敏感,“创造事件”的欲望很强烈,加上炸裂的身体素质,不仅抢断、盖帽之类的高光很多,也会对对手的进攻流畅性造成明显破坏;他在防守时的一些小习惯很好,会去做很多细节的小事——比如延阻下顺、垫防刷卡、轮转补位、篮下卡位、频繁冲抢进攻篮板、出其不意的回手掏等等。(和DFS有些类似)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在抢篮板和护框时的表现——他有这个身高球员中极强的卡位以及冲抢进攻篮板意识,总是能出现在正确的篮板位置上,他的篮板数据已经很优秀了,但实际的篮板影响力应该还要超过数据很多;他在护框时有惊人的垂直起跳身体控制力,在盖帽时很少犯规。关于蒂耶罗,一项可能被数据低估了的能力是他的传球——在阿肯色,他作为球队得分王。场均只有1.9次助攻却有1.7次失误,看起来是个不爱传球也不会传球的球员,但录像研究显示的结果却并非如此:蒂耶罗并不是脑子里只有篮筐的莽夫。事实上他很团队,属于对队友的场上位置有认知、愿意传球、会去阅读防守按正确的方式打球的球员——他其实并不喜欢勉强进攻,助攻使用率比难看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打法主要以无球和终结为主,同时传球视野和传球手法也限制了他在攻框受阻时直接形成助攻的次数——他有很多停球回传,但这些通常都不会转化成助攻。(但值得一提的是蒂耶罗也偶有灵光一现的传球,这说明他的视野其实要优于传球手法,可能只是因为失误太多,所以教练要求他尽量选择“保守的传球路线”。而未来如果他能提升传球手法,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支配球能力好很多的球员)尽管我们知道阿杜在高中时是打后卫的,但是从他阿肯色时期的表现来看,目前来讲他的运控并不出色——他几乎从不打挡拆,大部分突破,都是依靠第一步速度直线冲框,用对抗和爆发力生怼开对手的“霸凌球”;在仅有的几种变向过人动作的使用上很刻板,变向动作并不是防守下的自然反应,一旦路线上出现突如其来的协防有很高的概率失误。由于缺少足够的创造空间以及过人技巧,蒂耶罗经常会在中距离撞上人墙停球。此时他要么传球,要么选择来一发中距离——是的,虽然蒂耶罗在阿肯色命中了一些中距离,但我不觉得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持球中距离球员——因为他的持球中距离更像是停球后的妥协手段,而不是那种真正可以在中距离通过运球和脚步自由创造出手空间的球员,命中率也不够高(上赛季持球两分19投7中,命中率36.8%)。蒂耶罗的左手和右手都可以完成终结,中近距离的抛投也不错——由于他很难完全过掉对手,抛投是他相当重要的突破终结手段,不过,在阵地战的情况下,蒂耶洛的上篮手活并不出色——根据数据统计,他的上篮命中率只有49.2%,其中阵地战上篮命中率只有47.1%。蒂耶罗可以完成一些低位单打——主要依靠身体强碾后的转身抛投,比较吃对位。也有一些翻身跳投,但是背身脚步一般,命中率不高。显而易见,目前的蒂耶罗是一名需要空间的球员,而不是一名能够提供空间的球员。他在开阔的场地下表现最好,如果你能够为他拉开空间,那么他有潜力成为空间的高效利用者。但目前他的投射太过糟糕——在阿肯色,他接球三分球命中率为28.6%(42投12中),无人防守的三分球命中率为21.7%(23投5中);在肯塔基,他大一三分球命中率33.3%(场均出手0.5次),大二三分命中率31.8%(场均出手0.9次)——可以说既没有产量也没有准度。作为一个冲框型球员,没有投射很不利于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尤其是在进入联盟后身体优势可能会下降的情况下。(但有一种来自于蒂耶罗和他教练的说法是:蒂耶洛的三分失准和他的手掌快速长大有关。据说高一、高二时蒂耶罗是球队里最好的射手,一场能进8-9记三分。)事实上,在观看了十几场蒂耶罗的比赛录像后,我对这名球员最大的感触是:如果他的身高能多长5cm就好了。蒂耶罗的许多特长和整体技能框架如果作为内线会更有价值,可他只是一个裸足身高199cm的球员,而不是一名“真内线”。需要走外线轮换这件事,放大了他的三分球短板、也削弱了他作为掩护人和攻框终结点的价值——这使得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二轮秀。如果他的身高是206cm,将会是一个于阿隆-戈登非常相似的球员,甚至,他会有点让人想到安东尼-戴维斯。出于好奇,我去查阅了几篇他去肯塔基头一年的文章,惊讶地发现——在他的骨骼生长还没闭合、身高还在迅速蹿升时,肯塔基的很多人真的做过这种对比,他们认为:“如果这个孩子继续长高,可能会成为下一个AD”。但最终,蒂耶罗没能长到那么高。这最终限制了他的上限,而且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对于阿杜-蒂耶罗最大的担心其实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健康。从大一到大三,蒂耶罗一直在处理各类伤病问题,而他的缺勤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奎克谷高中时期。我们先不探讨这些短时间内身高突然暴涨的球员骨骼和关节是不是就是比正常人要更脆弱一些——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可能是蒂耶罗的比赛方式。他似乎仍保留着作为小个子球员时的比赛习惯,总是用100%的力猛冲猛跳,可能是我见过最不懂得保护自己、落地姿势最糟糕的球员之一——作为一个具有如此大冲击力的球员,他似乎不太懂得如何在落地时更好的泄力,有时甚至根本不考虑有没有落地空间......他的落地姿态时常让我觉得危险。而完全不难想象,此前一直困扰他的背部问题以及本赛季的膝盖过度伸展就是由此而来。作为一个比赛影响力与暴力程度和积极性高度挂钩,且急需快速涨球的球员来说。假如无法保持健康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希望上天能保佑这个好孩子,让他有一副钢铁之躯。接下来,让我用GIF更深入、更具体的为大家呈现一下上述内容。
第三部分:进攻端
1、攻框由扣篮开始,让我们先来直观的感受一下蒂耶罗的身体能力:爆发式的第一步,单脚起跳战斧隔扣;底线突破,从篮筐的这一边起飞到另一边背扣;高度几乎平框的补扣;快攻反击中,在有干扰情况下的大风车扣篮;轻描淡写的空中接力;在对手回收护框时,从底角切入接球,隔扣对手。上赛季,在阿肯色的27场比赛中,他完成了45次扣篮,高达63.6%的篮下命中率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89个篮下进球里45个是扣篮)蒂耶罗在双脚起跳时爆发力更强,但同样可以单脚起跳,他攻框的方式多种多样——以定点接球和掩护外拆后的突破为主,也有很多从外线切入篮下的攻框——非常有阿隆戈登的味道。他也会在进攻中大量的担任掩护人,不过在阿肯色他打掩护下顺的次数并不多——在我观看的十多场比赛中,只有对阵俄克拉荷马的比赛他打了大量的掩护下顺。而无论持球突破还是空手切入,蒂耶罗的攻框都充满了“霸凌球”的味道——就像综述中说的一样,他最喜欢的就是直线突破,然后直接撞开防守人——要么得分,要么走上罚球线:利用对手放空自己的空间,直接加速,怼开对手低手上篮得分;蛮牛冲撞,通通肘开;一肩膀直接怼翻防守人打进关键抛投;一肩膀将防守人怼开两米远,右手小抛射;呼啸而过的坦克车一般,直接带倒了因协防失位后尝试用躯干阻止他的防守人;依靠第一步速度占据身位优势,合球双脚起跳,直接顶开防守人强势终结;对于绝大部分的NCAA球员来说,想要匹配上蒂耶罗的对抗和运动能力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没能在他起步的阶段阻止他、也没有另一名协防球员的话,他们通常都不得不赔上犯规:这一下对抗如果吃不住就只能犯规了;挡拆下顺炸球准备双脚暴跳,如果中锋延误出去没回来,回收的后卫底线协防人通常就只能犯规;从底线猛冲向篮下冲抢前场板,他的冲抢常常也能造成犯规;蒂耶罗几乎全部的罚球都来自于他的冲框、来自于他的身体优势——这当然体现了蒂耶罗身上珍贵的特质:侵略性。但这也会有些让人怀疑——蒂耶罗的进攻是否缺乏足够的技巧、过于依赖他的身体素质?目前来讲,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2、控球我前面写过,蒂耶罗缺乏创造空间以及过人的技巧——他突破的路线常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防守做出应变,一旦遇到协防陷阱很容易停球或者失误。无法根据协防选择突破方向,强行体前变向试图从协防的缝隙中穿过,掉球失误;直线突破,被强侧底角的刷卡协防破坏;选择了错误的突破路线,先是进入弧顶协防球员的包围圈,然后转身一头扎进协防护框球员的怀里失误,颇有些无头苍蝇的意思;明明看到对手采取联防、底线堆满了协防球员,还强行往底线强突,掉球失误;点名对手中锋,虽然使用了体前变向加胯下,但本质上还是在往协防堆里冲,护不住球掉球失误;蛮牛冲撞突破,跳步进了人堆失误;试图用背运过人,但很不流畅,而且依旧是一头扎进了协防怀里,最后停球;像是“突破停球后妥协手段”的中投;生突进去,没顶开对手+遇到协防,就只能停球回传;面对联防,试图强突但加速空间不够没能抗开对手,选择在罚球线停球回传;试图利用对手放空的空间突破,但遇到联防收缩只能停球回传;对阵贝勒,关键球单打VJ埃奇库姆,没能过掉对手,只能停球回传;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在空间拥挤或者遇到更复杂防守时,蒂耶罗的突破成功率会明显地受到影响。他不是那种路线多变、身姿灵活,即便在拥挤的阵地战中也能寻到上篮路径的突破手。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动作,蒂耶罗在突破时的目的都是完全相同的:你能看出他不想过多运球,只期望着能用一次到两次运球尽快到达篮下,好发挥他的对抗和爆发力优势。但这样一来,就造成蒂耶罗的突破路线很容易被预判——当他快速离开了空间/视野更开阔\\更容易做动作、更方便选择突破路线的“三分线外区域”,进入到相对拥挤的中距离,他的运控水平不支持他再去做更多动作,所以他通常只有强怼、抛投、停球、失误四种选择。(最多加一个转身)这最终导致了蒂耶罗无法成为一名真正厉害的持球明星——事实上,他无法频繁的突到足够深的位置,也经常无法彻底过掉对手。他阵地战上篮命中率低的原因也与此有关:因为运控不够好,蒂耶罗实际上很多时候都在做隔着防守人的终结——而他的篮下手活没有好到能让他极高效的把握这些终结机会。(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那些他怼开防守人进球的镜头,也有很多是隔人的抛投)往好的方面想,蒂耶罗是一个有抛投、终结半径较大的球员;往坏的方面想,当一个他这种身体素质的人,却频繁的使用抛投,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勒布朗、锡安可不会被逼出这么多的抛投——抛投这种技术,其实本身就有些类似于一种为了适应身体或者运控技术不够所做的妥协。攻框与篮下终结是蒂耶罗在进攻端最大的仰仗,但目前来讲他的这两项技术还远非尽善尽美。在进入联盟后,他还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运控以及上篮手活——无论他是想成为戈登还是OG,他都需要在控运和终结这一“长板”上继续进步。(当然,如果你是和范德比尔特对比的话,即便是现在他也已经强出非常多了)
3、投篮投篮能力,是蒂耶罗目前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单从集锦中看他的投篮,你会觉得这名球员是会投篮的:他有时能够完成一些非常流畅的投篮出手,投篮机制和发力结构看上去都没太大的问题——但问题是,他并不是每次投篮都是这样。蒂耶罗问题可能在于——他的投篮目前并不稳固。哪怕都是空位投篮,蒂耶罗也可能出现三次出手,三次都不一样的情况——其中有一次可能是对的。但他无法保证每次都以对的方式出手:这次出手,他沉球过低,结果出手明显短了;这次出手,他的发力又太往上走,弧度过高,差点投出三不沾;这次出手,他的发力又从“往上”变成了“往前”,更偏“推”了一些,手指的拨球也和前几个镜头有些不同。结果是弧度过低且用力过猛,球结结实实砸在后框弹起一米多高;这一次,从底角出手,球的落点却在后框,而且往篮筐正前方弹起很高——弹道明显偏左而且投大了。这一次,从45度出手,球却砸前框——弹道这次又变成了明显偏右。蒂耶罗的投篮机制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1.5”段式投篮,这是一种更适合小个子的出手方式,大概是从他高中时期延续下来的。我认为他从下肢到上肢的力传导并没有太大问题,从沉球到起球、手肘的方向、出手点和跟随动作也都基本正确——从他的整体投篮机制中,你能看得出这是一个有投篮功底的球员,但是事实上球每次的落点和力度却差别非常大——我认为问题确实可能出在他的手掌拨球以及力度控制上。“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我的投篮,因为我的手变大了,”蒂耶罗说。“现在球在我手里感觉很小。但我正专注于此。我和我以前的投篮教练一起训练,每周会投三到四次。我仍然在练习他教我的东西。”(来自2022年的采访)他的高中教练也同意这种说法:“以前他投篮很棒,”马斯特罗安尼说。“他是我们队里的射手——他高二的时候,每场比赛都能投进八九个三分球。我觉得他的投篮能力还会继续提高,因为他的手感和身体素质都在提升。”“唯一的问题是蒂耶罗的手长得太快了,这使得他在跳投时很难正确地持球和出手。他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一旦他适应了未来的体型——我相信他的投篮手感会回归。我想每一名认真研究过投篮的人应该都非常清楚手掌的大小以及身高与肌肉量的增长对投篮的影响。考虑到蒂耶罗身上同时具备这三个变量,我倾向于他的投篮还处于“适应期”,未来应该具备很高的提升潜力——但这种潜力能否兑现?这就关系到我们上面提到的健康问题了。
4、传球上面提到过,蒂耶罗的传球意愿是被数据低估了的。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些回合:这是我认为非常能体现蒂耶罗这名球员传控特质的一球——低位要球,当他意识到有包夹过来时,他马上决定传球,而且很快根据包夹来的方向判断到了对手的防守轮转顺序——先朝中锋Zvonimir Ivisic(44号)的方向虚晃了一下,确保垫防的15号球员到位,然后马上非常有想象力的单手长甩底角,球穿过几乎整条底线,找到大空位的队友。单看这个回合,你完全想象不到蒂耶罗是一个传控数据糟糕的球员——他看上去就像一名非常老练的策应型球员。无论是视野、球商还是传球手法都很棒。又是一个低位被包夹的回合,当意识到对手来包夹时,蒂耶罗不会蛮干,相反,他经常能够准确的找到被放空的队友——这体现了他是一个会阅读防守、喜欢以正确方式打球的球员,脑子里不仅有篮筐,对于球场上的空间与距离以及队友的位置也是有认知的。同样是一个典型的阅读防守选择传球路线的回合——蒂耶罗原本的任务只是给地位的Ivisic喂球,但是当他发现弱侧底角的球员过来包夹,他果断放弃了原本的任务,直接用一个双手过顶传球找到对侧底角的球员,最终帮助队友成功造成犯规。这是那种“艺高人胆大”的回合,蒂耶罗能看到、而且敢于传一些保守传球之外更高难度的传球——这代表了他的“本能”以及潜在的上限——这些回合让我相信他曾经真的打过后卫,现在只是需要时间适应他的大手。再突破过程中看到队友处于错位,蒂耶罗不会蛮干。在突破过程中,他也能看到切入的队友。这个回合前面的“硬怼后停球”是不好的部分,但后续当蒂耶罗看到了另一名防守球员后,马上意识到弧顶的Ivisic正处于空位、立刻转身回传,则体现了他的传球意识。当接到队友分出的球时,即便蒂耶罗处于空位,他也会思考队友和自己谁的机会更好——他这个回合可以选择攻击Close out突破,他完全能做到,但他还是传给了瓦格纳——因为他知道上限只有一名防守球员,朝自己过来了之后瓦格纳就是完全的大空位。还有很多案例,就不一一展示了。就如我前面所说的一样——我认为蒂耶罗的传球意识比他数据呈现的更好。也许他需要重新适应双手、也许他还没有找到作为终结者攻与传的平衡,但它并不是那种眼睛里只有篮框的球员——这一点上,我觉得他也与生涯早期的戈登非常相似。
前三个段落字数超标,防守端又是蒂耶洛这个球员的精髓所在,动图和文字内容都会非常多,所以决定分上下两篇发。敬请期待。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看今年的季后赛了吗?那是属于男人的比赛,男孩无法上场。如果你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你去进行近身肉搏、如果你无法应对对手的强拉硬拽、如果你没法在有两个人拼命冲撞你的情况下抢下篮板球、如果你无法在被击打两次后完成上篮——那你就无法参与这些比赛。”“但阿杜·蒂耶罗能打那种比赛。他在身体条件上已经准备好了,他的运动能力也很强——他的头经常会撞到篮筐。他需要康复,但我认为他的状态相当不错。”在谈到蒂耶罗时,拥有37年主教练生涯、向NBA输送了近50名球员、三次荣获奈史密斯年度最佳大学教练奖,并于2015年入选篮球名人堂的约翰-卡利帕里教练如此评价道。
基本信息
阿杜-蒂耶罗位置:前锋 | 大学球队:肯塔基野猫(大一、大二)、阿肯色野猪(大三) | 生日:2004年5月8日(选秀年龄:21岁) | 裸足身高:6英尺6.25英寸(199cm)| 体重:218磅(99kg)|臂展:7英尺(213cm)|手长:9英寸(22.8cm) | 手宽:10.25英寸(26cm) |站立摸高:8英尺8.50英寸(265.4cm)大三场均数据:出战27场比赛,场均上场27.5分钟,得到15.1分、5.8篮板(1.8前场板)、1.9助攻、1.6抢断、0.7盖帽、1.7失误,投篮命中率54.5%,三分命中率25.6%,罚球命中率68.6%。下图是蒂耶罗大学三年场均数据表:2024-25赛季投篮热图:“一图流”概括身体素质:
第一部分:“选秀先选人”
“你永远不会知道选秀后这些球员们的走势。所以我们首先选的是人,然后是球员。”——来自雷霆总经理普雷斯蒂。阿杜-蒂耶罗是一个好人、好孩子。在进行接下来的“球员向”分析之前,我想先把这一点写在最前面。蒂耶罗出生于一个篮球世家,父亲和母亲都是篮球运动员——母亲玛丽亚姆身高6英尺4英寸(约1.93米),大学时期效力于俄克拉荷马城星队,场均得到16分9篮板。2006年WNBA选秀中,她被华盛顿神秘队以第33顺位选中,但膝盖伤病最终迫使她退役,专注于家庭;父亲阿尔玛米身高6英尺9英寸(约2.06米),曾在孟菲斯大学篮球队打球,在约翰·卡利帕里的麾下效力,后来转学到杜肯大学。后来因伤退役,退役后,他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一个AAU项目,目前担任篮球教练。在上高中之前,他是个身材矮小的孩子,宾夕法尼亚州奎克谷高中队主教练迈克·马斯特罗安尼说,蒂耶罗高一加入球队时身高大概只有5尺9寸或5尺10寸左右(175cm左右)。他是队内最矮的球员之一,但他从不退缩。有一次,他们面对一支名叫肯尼迪天主教高中的球队,该球队的明星球员是高四年级中锋奥斯卡-齐布韦,他当时是该州年度最佳球员,身高206cm,体重113公斤以上。齐布韦在篮下肆虐,包揽了几乎所有篮板,让奎克谷高中的球员们无计可施,然后,无奈的教练将替补的蒂耶罗派上了场:“再说一遍,他是个小个子,”马斯特罗安尼提醒道。“如果我有录像,看起来会很有意思。他毫不犹豫,直接冲向奥斯卡。对手可是四届州冠军、年度州最佳球员。”身高只有175cm左右的蒂耶罗,在奥斯卡的头上抢下了一个令所有人记忆深刻的篮板。“我冲上去,抢到了一个在他头上的篮板,”蒂埃罗自豪地说。“就在那时,我的教练们意识到:‘他想要这个篮板。他每分每秒都会拼尽全力。’”那个瞬间,让蒂耶罗的教练决定了将他留在球队、留在场上。而小蒂耶罗日复一日,凭借自己的球技、毅力与年纪更大、个子更高的孩子竞争——直到高三赛季。“突然间,他就‘爆发’了。”马斯特罗安尼说。高三赛季结束时,蒂耶罗的身高还不到6英尺(约1.83米)。到了下个学年开始时,他已经长高了几英寸。到赛季结束时,蒂耶罗已经是身高6英尺5英寸(约1.93米)的高三学生了,不仅获得了州年度最佳球员的荣誉,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奖学金。他最终选择为肯塔基大学效力,效力于约翰·卡利帕里。近二十年前,卡利帕里曾在孟菲斯大学执教他的父亲阿尔玛米·蒂耶罗。因为身高长的太快,在肯塔基大学的两年,蒂耶罗甚至都还在经历“生长痛”(这段时间他的确又长高了两英寸)——他的腿、膝盖、背部、全身许多地方都时常疼痛,他将之告诉了卡利帕里教练,而卡利帕里教练因此决定让他将精力主要放在球场下:保持锻炼、变得更强壮,先保证健康,再从训练中观察如何变得更好。(资料来自Hogs+采访)而最终,这种“打好地基”、稳扎稳打的培养模式促成了蒂耶罗大三赛季的崛起——他跟随卡利帕里教练来到阿肯色野猪队,成为了这支强劲球队的主力前锋以及得分王。回顾蒂耶洛的成长历程,他一直是一个好孩子,非常的“听话”、踏实,或者说职业。无论是奎克谷高中的教练还是卡利帕里都给了他极高的个性评价:“多年来我一直告诉人们,在他成为如今这样的球员之前,作为一名高一新生,他身上就蕴含着所有这些无形的特质,即使在他个子很小的时候,他也一直充满竞争意识、自信且积极进取,”马斯特罗安尼说道。“阿杜一直非常重视与社区和球队的联系,他在肯塔基州待了两年了,但每年都会回来两次参加我们邀请校友球员参加的圣诞训练——有一次,他前一天晚上和路易斯维尔大学比赛,虽然很晚才到,但为了保持联系,他还是特意来参加了训练。你永远想象不到他当时的处境,他现在代表肯塔基大学打篮球,而且一直都很成熟。”而从我个人来讲,关于蒂耶罗有两件事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是他在交谈时的态度。我已经看过了许多他的采访,他在场下的言谈举止与球场上充满侵略性的野兽派风格完全不同——在接受采访,蒂耶罗非常有耐心,看上去彬彬有礼甚至有些羞涩内敛——甚至在记者提出了一些刻薄问题时,他都能保持这样的风度;第二件事,是关于Hogs+采访时问他的最后两个问题——“团队之外,你的个人目标和愿望是什么?”、“对你来说什么意味着成功?”阿杜的回答相当令我惊讶。“我现在只是我们团队的成员。我只想为球队赢下SEC冠军,。队目前就是我所想的全部。”“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都能够像我们一家人一样品行端正。我想成为我所能成为的最好的人,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当然场上场下有些区别,但场下,我只想成为我能成为的最好的人。”我非常确信,如果你赞同“选秀先选人”这种做法,那么阿杜-蒂耶罗就是你能够选到的最好的那种年轻人。
第二部分:模板及综述
高模板:更矮,但更快的阿隆戈登;或者投射更弱,但运动力更强的阿奴诺比;中等模板:更高大、终结更强的约什哈特;或者更强壮的德里克琼斯、更矮的奥比托平;低模板:斯坦利约翰逊、温斯洛、敦布亚;综述:在NCAA的维度上,阿杜-蒂耶罗是一名顶尖的攻防兼备球员。进攻端,攻框和终结是他最强大的两项武器:他拥有在大学篮球中前1%的运动能力,不需要大量运球/持球在手就能打出可观的得分产量(甜蜜16强球队得分王),即便无法拉开空间以及稳定命中三分,也依然是相当正面的进攻影响力球员——这主要归功于他的身体优势,无论是切入还是定点突破,对手经常只能通过犯规才能阻拦他的攻框和冲抢(场均罚6.5个球)。防守端,一些球探报告将他比作阿奴诺比,但实际目前的蒂耶罗和阿奴诺比在防守端有本质区别——阿奴诺比从大学时期就是定位领防人的球员,会大量的对位挡拆持球核心并挤过掩护。而蒂耶罗则不是这样的球员——他虽然能够从1防到4,但是更偏向于换防型,在一对一时能很好的兼顾横移、侵略性和对抗,但是一旦遇到掩护,挤掩护时的表现则明显不如一对一。从阿肯色大学对他的使用上,我们就能看出二者的区别——卡利帕里教练从不让他直接对位挡拆持球核心,而是通常让他对位掩护球员后换防。当然,卡利帕里不让蒂耶罗直接对位持球核心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不想浪费蒂耶罗协防的影响力:在阿肯色大学,蒂耶罗是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协防球员。他的护框热情非常强,对传球路线以及对方暴露球在自己的范围内很敏感,“创造事件”的欲望很强烈,加上炸裂的身体素质,不仅抢断、盖帽之类的高光很多,也会对对手的进攻流畅性造成明显破坏;他在防守时的一些小习惯很好,会去做很多细节的小事——比如延阻下顺、垫防刷卡、轮转补位、篮下卡位、频繁冲抢进攻篮板、出其不意的回手掏等等。(和DFS有些类似)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在抢篮板和护框时的表现——他有这个身高球员中极强的卡位以及冲抢进攻篮板意识,总是能出现在正确的篮板位置上,他的篮板数据已经很优秀了,但实际的篮板影响力应该还要超过数据很多;他在护框时有惊人的垂直起跳身体控制力,在盖帽时很少犯规。关于蒂耶罗,一项可能被数据低估了的能力是他的传球——在阿肯色,他作为球队得分王。场均只有1.9次助攻却有1.7次失误,看起来是个不爱传球也不会传球的球员,但录像研究显示的结果却并非如此:蒂耶罗并不是脑子里只有篮筐的莽夫。事实上他很团队,属于对队友的场上位置有认知、愿意传球、会去阅读防守按正确的方式打球的球员——他其实并不喜欢勉强进攻,助攻使用率比难看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打法主要以无球和终结为主,同时传球视野和传球手法也限制了他在攻框受阻时直接形成助攻的次数——他有很多停球回传,但这些通常都不会转化成助攻。(但值得一提的是蒂耶罗也偶有灵光一现的传球,这说明他的视野其实要优于传球手法,可能只是因为失误太多,所以教练要求他尽量选择“保守的传球路线”。而未来如果他能提升传球手法,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支配球能力好很多的球员)尽管我们知道阿杜在高中时是打后卫的,但是从他阿肯色时期的表现来看,目前来讲他的运控并不出色——他几乎从不打挡拆,大部分突破,都是依靠第一步速度直线冲框,用对抗和爆发力生怼开对手的“霸凌球”;在仅有的几种变向过人动作的使用上很刻板,变向动作并不是防守下的自然反应,一旦路线上出现突如其来的协防有很高的概率失误。由于缺少足够的创造空间以及过人技巧,蒂耶罗经常会在中距离撞上人墙停球。此时他要么传球,要么选择来一发中距离——是的,虽然蒂耶罗在阿肯色命中了一些中距离,但我不觉得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持球中距离球员——因为他的持球中距离更像是停球后的妥协手段,而不是那种真正可以在中距离通过运球和脚步自由创造出手空间的球员,命中率也不够高(上赛季持球两分19投7中,命中率36.8%)。蒂耶罗的左手和右手都可以完成终结,中近距离的抛投也不错——由于他很难完全过掉对手,抛投是他相当重要的突破终结手段,不过,在阵地战的情况下,蒂耶洛的上篮手活并不出色——根据数据统计,他的上篮命中率只有49.2%,其中阵地战上篮命中率只有47.1%。蒂耶罗可以完成一些低位单打——主要依靠身体强碾后的转身抛投,比较吃对位。也有一些翻身跳投,但是背身脚步一般,命中率不高。显而易见,目前的蒂耶罗是一名需要空间的球员,而不是一名能够提供空间的球员。他在开阔的场地下表现最好,如果你能够为他拉开空间,那么他有潜力成为空间的高效利用者。但目前他的投射太过糟糕——在阿肯色,他接球三分球命中率为28.6%(42投12中),无人防守的三分球命中率为21.7%(23投5中);在肯塔基,他大一三分球命中率33.3%(场均出手0.5次),大二三分命中率31.8%(场均出手0.9次)——可以说既没有产量也没有准度。作为一个冲框型球员,没有投射很不利于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尤其是在进入联盟后身体优势可能会下降的情况下。(但有一种来自于蒂耶罗和他教练的说法是:蒂耶洛的三分失准和他的手掌快速长大有关。据说高一、高二时蒂耶罗是球队里最好的射手,一场能进8-9记三分。)事实上,在观看了十几场蒂耶罗的比赛录像后,我对这名球员最大的感触是:如果他的身高能多长5cm就好了。蒂耶罗的许多特长和整体技能框架如果作为内线会更有价值,可他只是一个裸足身高199cm的球员,而不是一名“真内线”。需要走外线轮换这件事,放大了他的三分球短板、也削弱了他作为掩护人和攻框终结点的价值——这使得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二轮秀。如果他的身高是206cm,将会是一个于阿隆-戈登非常相似的球员,甚至,他会有点让人想到安东尼-戴维斯。出于好奇,我去查阅了几篇他去肯塔基头一年的文章,惊讶地发现——在他的骨骼生长还没闭合、身高还在迅速蹿升时,肯塔基的很多人真的做过这种对比,他们认为:“如果这个孩子继续长高,可能会成为下一个AD”。但最终,蒂耶罗没能长到那么高。这最终限制了他的上限,而且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对于阿杜-蒂耶罗最大的担心其实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健康。从大一到大三,蒂耶罗一直在处理各类伤病问题,而他的缺勤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奎克谷高中时期。我们先不探讨这些短时间内身高突然暴涨的球员骨骼和关节是不是就是比正常人要更脆弱一些——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可能是蒂耶罗的比赛方式。他似乎仍保留着作为小个子球员时的比赛习惯,总是用100%的力猛冲猛跳,可能是我见过最不懂得保护自己、落地姿势最糟糕的球员之一——作为一个具有如此大冲击力的球员,他似乎不太懂得如何在落地时更好的泄力,有时甚至根本不考虑有没有落地空间......他的落地姿态时常让我觉得危险。而完全不难想象,此前一直困扰他的背部问题以及本赛季的膝盖过度伸展就是由此而来。作为一个比赛影响力与暴力程度和积极性高度挂钩,且急需快速涨球的球员来说。假如无法保持健康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希望上天能保佑这个好孩子,让他有一副钢铁之躯。接下来,让我用GIF更深入、更具体的为大家呈现一下上述内容。
第三部分:进攻端
1、攻框由扣篮开始,让我们先来直观的感受一下蒂耶罗的身体能力:爆发式的第一步,单脚起跳战斧隔扣;底线突破,从篮筐的这一边起飞到另一边背扣;高度几乎平框的补扣;快攻反击中,在有干扰情况下的大风车扣篮;轻描淡写的空中接力;在对手回收护框时,从底角切入接球,隔扣对手。上赛季,在阿肯色的27场比赛中,他完成了45次扣篮,高达63.6%的篮下命中率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89个篮下进球里45个是扣篮)蒂耶罗在双脚起跳时爆发力更强,但同样可以单脚起跳,他攻框的方式多种多样——以定点接球和掩护外拆后的突破为主,也有很多从外线切入篮下的攻框——非常有阿隆戈登的味道。他也会在进攻中大量的担任掩护人,不过在阿肯色他打掩护下顺的次数并不多——在我观看的十多场比赛中,只有对阵俄克拉荷马的比赛他打了大量的掩护下顺。而无论持球突破还是空手切入,蒂耶罗的攻框都充满了“霸凌球”的味道——就像综述中说的一样,他最喜欢的就是直线突破,然后直接撞开防守人——要么得分,要么走上罚球线:利用对手放空自己的空间,直接加速,怼开对手低手上篮得分;蛮牛冲撞,通通肘开;一肩膀直接怼翻防守人打进关键抛投;一肩膀将防守人怼开两米远,右手小抛射;呼啸而过的坦克车一般,直接带倒了因协防失位后尝试用躯干阻止他的防守人;依靠第一步速度占据身位优势,合球双脚起跳,直接顶开防守人强势终结;对于绝大部分的NCAA球员来说,想要匹配上蒂耶罗的对抗和运动能力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没能在他起步的阶段阻止他、也没有另一名协防球员的话,他们通常都不得不赔上犯规:这一下对抗如果吃不住就只能犯规了;挡拆下顺炸球准备双脚暴跳,如果中锋延误出去没回来,回收的后卫底线协防人通常就只能犯规;从底线猛冲向篮下冲抢前场板,他的冲抢常常也能造成犯规;蒂耶罗几乎全部的罚球都来自于他的冲框、来自于他的身体优势——这当然体现了蒂耶罗身上珍贵的特质:侵略性。但这也会有些让人怀疑——蒂耶罗的进攻是否缺乏足够的技巧、过于依赖他的身体素质?目前来讲,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2、控球我前面写过,蒂耶罗缺乏创造空间以及过人的技巧——他突破的路线常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防守做出应变,一旦遇到协防陷阱很容易停球或者失误。无法根据协防选择突破方向,强行体前变向试图从协防的缝隙中穿过,掉球失误;直线突破,被强侧底角的刷卡协防破坏;选择了错误的突破路线,先是进入弧顶协防球员的包围圈,然后转身一头扎进协防护框球员的怀里失误,颇有些无头苍蝇的意思;明明看到对手采取联防、底线堆满了协防球员,还强行往底线强突,掉球失误;点名对手中锋,虽然使用了体前变向加胯下,但本质上还是在往协防堆里冲,护不住球掉球失误;蛮牛冲撞突破,跳步进了人堆失误;试图用背运过人,但很不流畅,而且依旧是一头扎进了协防怀里,最后停球;像是“突破停球后妥协手段”的中投;生突进去,没顶开对手+遇到协防,就只能停球回传;面对联防,试图强突但加速空间不够没能抗开对手,选择在罚球线停球回传;试图利用对手放空的空间突破,但遇到联防收缩只能停球回传;对阵贝勒,关键球单打VJ埃奇库姆,没能过掉对手,只能停球回传;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在空间拥挤或者遇到更复杂防守时,蒂耶罗的突破成功率会明显地受到影响。他不是那种路线多变、身姿灵活,即便在拥挤的阵地战中也能寻到上篮路径的突破手。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动作,蒂耶罗在突破时的目的都是完全相同的:你能看出他不想过多运球,只期望着能用一次到两次运球尽快到达篮下,好发挥他的对抗和爆发力优势。但这样一来,就造成蒂耶罗的突破路线很容易被预判——当他快速离开了空间/视野更开阔\\更容易做动作、更方便选择突破路线的“三分线外区域”,进入到相对拥挤的中距离,他的运控水平不支持他再去做更多动作,所以他通常只有强怼、抛投、停球、失误四种选择。(最多加一个转身)这最终导致了蒂耶罗无法成为一名真正厉害的持球明星——事实上,他无法频繁的突到足够深的位置,也经常无法彻底过掉对手。他阵地战上篮命中率低的原因也与此有关:因为运控不够好,蒂耶罗实际上很多时候都在做隔着防守人的终结——而他的篮下手活没有好到能让他极高效的把握这些终结机会。(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那些他怼开防守人进球的镜头,也有很多是隔人的抛投)往好的方面想,蒂耶罗是一个有抛投、终结半径较大的球员;往坏的方面想,当一个他这种身体素质的人,却频繁的使用抛投,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勒布朗、锡安可不会被逼出这么多的抛投——抛投这种技术,其实本身就有些类似于一种为了适应身体或者运控技术不够所做的妥协。攻框与篮下终结是蒂耶罗在进攻端最大的仰仗,但目前来讲他的这两项技术还远非尽善尽美。在进入联盟后,他还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运控以及上篮手活——无论他是想成为戈登还是OG,他都需要在控运和终结这一“长板”上继续进步。(当然,如果你是和范德比尔特对比的话,即便是现在他也已经强出非常多了)
3、投篮投篮能力,是蒂耶罗目前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单从集锦中看他的投篮,你会觉得这名球员是会投篮的:他有时能够完成一些非常流畅的投篮出手,投篮机制和发力结构看上去都没太大的问题——但问题是,他并不是每次投篮都是这样。蒂耶罗问题可能在于——他的投篮目前并不稳固。哪怕都是空位投篮,蒂耶罗也可能出现三次出手,三次都不一样的情况——其中有一次可能是对的。但他无法保证每次都以对的方式出手:这次出手,他沉球过低,结果出手明显短了;这次出手,他的发力又太往上走,弧度过高,差点投出三不沾;这次出手,他的发力又从“往上”变成了“往前”,更偏“推”了一些,手指的拨球也和前几个镜头有些不同。结果是弧度过低且用力过猛,球结结实实砸在后框弹起一米多高;这一次,从底角出手,球的落点却在后框,而且往篮筐正前方弹起很高——弹道明显偏左而且投大了。这一次,从45度出手,球却砸前框——弹道这次又变成了明显偏右。蒂耶罗的投篮机制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1.5”段式投篮,这是一种更适合小个子的出手方式,大概是从他高中时期延续下来的。我认为他从下肢到上肢的力传导并没有太大问题,从沉球到起球、手肘的方向、出手点和跟随动作也都基本正确——从他的整体投篮机制中,你能看得出这是一个有投篮功底的球员,但是事实上球每次的落点和力度却差别非常大——我认为问题确实可能出在他的手掌拨球以及力度控制上。“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我的投篮,因为我的手变大了,”蒂耶罗说。“现在球在我手里感觉很小。但我正专注于此。我和我以前的投篮教练一起训练,每周会投三到四次。我仍然在练习他教我的东西。”(来自2022年的采访)他的高中教练也同意这种说法:“以前他投篮很棒,”马斯特罗安尼说。“他是我们队里的射手——他高二的时候,每场比赛都能投进八九个三分球。我觉得他的投篮能力还会继续提高,因为他的手感和身体素质都在提升。”“唯一的问题是蒂耶罗的手长得太快了,这使得他在跳投时很难正确地持球和出手。他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一旦他适应了未来的体型——我相信他的投篮手感会回归。我想每一名认真研究过投篮的人应该都非常清楚手掌的大小以及身高与肌肉量的增长对投篮的影响。考虑到蒂耶罗身上同时具备这三个变量,我倾向于他的投篮还处于“适应期”,未来应该具备很高的提升潜力——但这种潜力能否兑现?这就关系到我们上面提到的健康问题了。
4、传球上面提到过,蒂耶罗的传球意愿是被数据低估了的。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些回合:这是我认为非常能体现蒂耶罗这名球员传控特质的一球——低位要球,当他意识到有包夹过来时,他马上决定传球,而且很快根据包夹来的方向判断到了对手的防守轮转顺序——先朝中锋Zvonimir Ivisic(44号)的方向虚晃了一下,确保垫防的15号球员到位,然后马上非常有想象力的单手长甩底角,球穿过几乎整条底线,找到大空位的队友。单看这个回合,你完全想象不到蒂耶罗是一个传控数据糟糕的球员——他看上去就像一名非常老练的策应型球员。无论是视野、球商还是传球手法都很棒。又是一个低位被包夹的回合,当意识到对手来包夹时,蒂耶罗不会蛮干,相反,他经常能够准确的找到被放空的队友——这体现了他是一个会阅读防守、喜欢以正确方式打球的球员,脑子里不仅有篮筐,对于球场上的空间与距离以及队友的位置也是有认知的。同样是一个典型的阅读防守选择传球路线的回合——蒂耶罗原本的任务只是给地位的Ivisic喂球,但是当他发现弱侧底角的球员过来包夹,他果断放弃了原本的任务,直接用一个双手过顶传球找到对侧底角的球员,最终帮助队友成功造成犯规。这是那种“艺高人胆大”的回合,蒂耶罗能看到、而且敢于传一些保守传球之外更高难度的传球——这代表了他的“本能”以及潜在的上限——这些回合让我相信他曾经真的打过后卫,现在只是需要时间适应他的大手。再突破过程中看到队友处于错位,蒂耶罗不会蛮干。在突破过程中,他也能看到切入的队友。这个回合前面的“硬怼后停球”是不好的部分,但后续当蒂耶罗看到了另一名防守球员后,马上意识到弧顶的Ivisic正处于空位、立刻转身回传,则体现了他的传球意识。当接到队友分出的球时,即便蒂耶罗处于空位,他也会思考队友和自己谁的机会更好——他这个回合可以选择攻击Close out突破,他完全能做到,但他还是传给了瓦格纳——因为他知道上限只有一名防守球员,朝自己过来了之后瓦格纳就是完全的大空位。还有很多案例,就不一一展示了。就如我前面所说的一样——我认为蒂耶罗的传球意识比他数据呈现的更好。也许他需要重新适应双手、也许他还没有找到作为终结者攻与传的平衡,但它并不是那种眼睛里只有篮框的球员——这一点上,我觉得他也与生涯早期的戈登非常相似。
前三个段落字数超标,防守端又是蒂耶洛这个球员的精髓所在,动图和文字内容都会非常多,所以决定分上下两篇发。敬请期待。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